因為這選擇性凝結時間的能力,儘管相機捕捉的是真實世界的片段,相片往往帶有一種不真實,一種不熟悉的味道,也因為如此,攝影成了一門藝術。在攝影技術發展的早期,人們認為它不過是把生活中發生的影像固定在紙上,沒什麼藝術可言,可是一段時間後,大家發現有些照片似乎有點不同,畫面中的人物表情和自然景物好像在剎那間達成了一種平衡,好像在傳達著某些訊息,某種不可見的、更深層的真實。那剎那,那 Cartier-Bresson 所謂的"決定性的瞬間 (the decisive moment)",便成了世代攝影師們所追逐的聖杯。
快門簾分為兩部分: 上簾和下簾。按下快門鈕的瞬間,上簾升起,露出感光片,然後下簾升起,蓋住感光片。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設計,大大提高了快門速度。一般而言,上簾完全升起後下簾立刻升起所達成的曝光時間是 1/200 秒,在更短曝光時間時,下簾在上簾尚未完全升起時便開始升起,可以想像成一條細縫由下住上掃過感光片,細縫越小,則曝光時間越短。
平常有用閃光燈的人,應該對 1/200 秒 (有的相機是 1/250 秒) 很熟悉,就是所謂的 sync speed。在 sync speed,或更慢速度時,感光片有完全露出的機會,所以閃燈能夠均勻打在整個畫面上,若快門超過 1/200 秒,則只有在快門縫通過的部分能夠看見閃燈。現在的相機,在裝上閃燈時,都會自動把快門降到 1/200 秒,使用手動模式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,免得照片過曝。當然有些外閃有所謂 high-speed sync 的裝置,在這裡先不談。
快門的使用概念很簡單:高速快門用來凝結瞬間,慢速快門用來表現流動。想凝結是物體速度越快,所須的快門速度就越快。以下面這張王建民的牛棚練投為例,我當時所用的快門速度為 1/800 秒,雖足以凝結他身體的動作和表情,那隻投球的手和那顆球卻無法完全凍結,若想將右手和球也完美凍住,可能要使用 1/1500 左右的快門。但以這張照片而言,1/800 秒其實剛好,因為那模糊的右手和球呈現出一種速度感,反而增加照片的張力。
慢速快門則常用來表現流動感,例如林間瀑布那絹絲般的白簾,城市夜晚那五彩繽紛的車流,亦或深空中那絢目的星軌。慢速快門產生的照片總是有種視覺陌生感,所以能夠吸引看照片者的興趣。可惜要照出慢速快門的照片幾乎都要使用腳架,這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過於麻煩,但反過來說,只要你帶了腳架,就能照出與其人他不同的照片。下方的照片是慢速快門的一個例子,用的快門速度為 0.5 秒。一般來說,照瀑布所用的快門大概都在一秒上下,太快的話水流無法成絲,太慢的話細節會模糊不清。另外值得一題的是,使用慢速快門時,畫面中最好有個不動的物體,可以是一塊石頭或是一顆樹,有這樣一個不變動的,才能夠突顯出那流動的,才不會讓人以為你只是手震而已。
最後,要跟大家提一下安全快門的概念。安全快門只的是不被手震影響的最低快門,在手持相機拍攝時,若快門低於安全快門,則照片很有可能會糊糊的不清晰。當然這跟每個人手的穩定度有絕對的關係,安全快門只是提供一個參考的指標,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,是個很實用的指標。
安全快門 = 1 / 鏡頭焦段
使用 24mm 的鏡頭,則安全快門為 1/24 秒;使用 50mm 的鏡頭,則安全快門為 1/50 秒,依此類推。鏡頭越長,則安全快門越快。不過,這個公式只適用於全片幅的相機 (感光片大小為 35mm)。若使用感光片較小的相機,公式中需再加上所謂的 crop factor (CF)。CF = 全片幅感光片的對角線長度 ÷ 你的相機的感光片的對角線長度。這些數據在網路上都查的到,不用特地去算。例如 Canon 的小片幅 DSLR 一般 CF = 1.6;Nikon 是 1.5; Fuji X10 則是 3.9。考慮 crop factor 的話,上面的公式可改寫為:
安全快門 = 1 / (鏡頭焦段 x CF)
以我的 Canon 600D 為例,使用 50mm 鏡頭時,有效焦段 = 50 x CF = 50 x 1.6 = 80mm,所以安全快門為 1/80 秒。現在大部分的相機或鏡頭都有防手震的功能, 以我的 100mm maco 鏡頭來說,號稱有 4 stop 的防手震功能,所以當我使用這隻鏡頭時,安全快門 = {1 / (100 x 1.6) } x 4 = 1/40 秒。
安全快門在計算時看起來很複雜,其實不會,你只要記得鏡頭越長、感光片越小,則安全快門越快就可以了。另外,安全快門是在防你自己的手震,並沒有考慮被攝物的移動。當你在照人的時候,即使安全快門是 1/20 秒,也建議不要把快門低於 1/40 秒,否則就算你手很穩,被你照的人稍稍吸個氣,可能臉就模糊了。
相關文章
No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